新聞中心
創新設計、綠色照明、專業制做、精藝施工
古建筑魅力的升華,古建夜景照明之我見 |
時間:2019-10-28 16:05:23 點擊: 次 |
中國幾干年文化保留了許多古代建筑。古建筑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氣息。但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照明設計不僅要傳達出這些古建筑,自有的建筑語匯和文化神韻,還要注意建筑的保護性。那么,中國古建筑照明設計有哪些燈光表現手法?對照明設計和照明產品又提出哪些特殊要求?
照明設計如何展現古建筑神韻 精致的蘇州園林、古樸的客家土樓、巍峨的高原廟宇、壯觀的沙漠古城,其中獨具特色的人字形屋頂、青磚灰瓦、精美的浮雕等,縱使歲月的痕跡斑斑,仍能透析出中國古建筑獨特的古典韻味以及豐富的東方文化內涵。古建筑承載著一個城市甚至一個朝代的歷史,體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而現代照明設計師通過結合燈光的藝術,賦予了古建筑新的生命力,在黑夜中更好地展現建筑的特點和輪廓。 區別于現代化建筑,作為歷史文化遺產的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在對其進行照明設計時需避免因照明產生的損害。這對于照明設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運用怎樣的照明設計表現手法才能更好地展現古建筑獨有的特色?
>>>> 以“面”展現整體光感
從“面”呈現古建筑特色,是目前照明設計師在古建筑照明項目中使用的主要表現手法。?對于新建的仿古建筑,通常會要求“見光不見燈”,因為既然是仿古建筑,照明也要盡量仿古,與仿古建筑相結合,燈具不能外露。不宜過多表現建筑的細節,應該表現建筑的大面,而不是現在所謂的‘逢柱必打,逢線必勾’。因為中國建筑中有太多雕梁畫棟的細節,如果每個都要細細照亮,燈具難以全部隱藏,我們只需將建筑本身的體量表現出來即可。” 在相應的燈具選取方面,可選用大型投光燈,或者使用那些能與建筑結構相匹配并有效隱藏的線型類產品去表現。值得注意的是,燈具的隱藏需要盡早與建筑設計師確認預留安裝節點。
在現實的項目中,大多是仿古建筑,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筑設計研究院照明所所長朱劍修表示,這類建筑的照明設計有更多的空間:一是燈具小型化,做好隱藏,通過漫反射光顯示建筑的主要構件;其次是根據古建的功能、或者結構主要特色來重點表現,予以精確透光。三是根據場所做些投影,燈光秀,增加場所的表情和氣氛,適應現代人審美需求。 >>>> 以尊重及保護歷史文化為核心
對于從屬歷史文化遺產的古建筑,表現手法與仿古建筑大致相同,但由于其本身蘊含著巨大的歷史價值,在照明設計中應以尊重及保護為前提。對于重點歷史保護建筑的照明設計,不管出于怎樣的照明目的,首先要從保護建筑的角度出發,盡量減少固定在建筑本身的燈具。
另外,傳承多年的每一種中國古建筑都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對其加以照明設計,要求設計師需事先全面了解古建筑的歷史背景,根據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風格、結構特征、飾面材料、裝飾圖案以及所處的環境,抓住古建筑照明的重點部位,充分展示古建筑的經典文化。 “在古建筑中,每塊木頭都是傳奇,每棵樹木都有記憶,每塊磚石都有沉淀,每副楹聯間都有深意,每塊牌匾都有祈愿。想著它穿越時空彌久的魅力。我們懷著敬畏之心,仰慕之情。因為每處建筑都有思想,每個宅子都有人生,不僅是一個家族的思想和文化,見證了時代傳奇,是生活的記憶,是文統的象征。我們今天重新看它,是因為走向未來,時刻提醒自己家園不是鋼筋混凝土的堆砌物,而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span> 運用光影的層次和不同的光色展現出建筑的特色,同時營造符合的氛圍。
>>>> “以虛襯實”展現庭院空間 “以虛襯實”是針對庭院類古建筑照明設計的一種表現手法。現代建筑多為三維塑像體形式,為建筑做照明就是往建筑物本身投光,建筑的夜景是以實體型的形態體現;而中國古建筑大多以庭院為基本單元,由院子組合而構成建筑群,因此照明需要表現的對象實則是院子,設計師需要通過對圍合院子的此類古建筑進行照明設計,盡管建筑被照亮,但所要塑造的卻不是它們自身,而是被它們圍起來的庭院。即照亮的是實體的建筑,表現的卻是“虛”的庭院空間。 “對于建筑環境照明來說,照明與建筑及環境最理想的關系就是融入,融于無形。月光景是夜景的最高境界?!?/span>
>>>> 小結 古建筑彰顯著中國千年歷史文化的魅力,現代照明設計師恰如其分地將燈光藝術完美融合到古建筑中,使之既不缺乏藝術效果的美感,也不破壞建筑本身,同時達到綠色照明標準,有效提升古建筑的夜間形象。
本文主要內容摘自《中國古建筑照明設計燈光表現手法》
|
上一篇:再說“夜間經濟” 下一篇:那一束光 |